这几天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在想,啥行业最有潜力呢,下一个吸引最多目光和投资的领域是啥呢?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人的自由,二是指整个人类的自由。(此处删去xx字)整个人类的自由的提高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来获得的,以出行的自由为例:人类早期只能在家附近几公里以内活动;能够驾驭大型运输工具比如船舶之后,就可以迁移新的大陆上去;而现在人类的脚步已经踩在了月球上;将来,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类肯定还会探访更遥远的星球。
生产力的提高有两个途径:一是控制新能源;二是靠分工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我觉得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生产力提高是这样的:
首先是发明语言,有了语言,大家就可以交流经验。一只猴子,要把整片树林的果子都尝一遍才知道哪棵树上的最好吃。另一只猴子必须重复同样的工作才能得到答案。有了语言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尝试过所有的果子之后可以把经验告诉别人,当然,更有效的方法是每个人负责尝试一小部分,然后大家交流心得,这样很快就找到了最好的果实。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作其它生产。之后是使用工具,利用工具优化了自身能量的使用。之后是利用畜力,人类终于可以突破自身力量的限制了。再之后是文字的发明,这样就可以传播的更广泛,更久远,也避免了口口相传中产生的误差。再之后是工业革命,来自化石燃料和水利的能量远远超过生物体所能够提供的能量。人们建造大型工程,运输物资的效率大大提高。
时下发展最快的产业是信息产业,并且据我估计,它再红火个几十年也是不成问题的。放在以前,知识的获取都是被动的。比如有人或书籍传授了我某些经验,我之后就可以在生活过做中应用它们。但是,我如果不曾学习过某些问题,我几乎没有途径可以得知是否这些问题即便已经有人解决过了。因此,我很难主动的去获取某一知识,遇到这类问题总还是要自己亲自研究一遍的。而现在,借助强大的网络,若别人已经研究过某问题,我就可以把重复研究的工作省下来了。我的工作是编程序,在开发一个新功能前,上网一查,就知道别人是否已经研究过类似问题,研究成果如何。把别人已有的成果拿来(有些需要付费才能拿来),再此基础上再继续工作,效率就高多了。
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给人们带来的高效率还不仅体现在科研开发上。我前两天刚买了个高压锅,在网上查好物品的特性,下单,第二天快递就把东西送来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一篇英语课文,大意是讲在未来,可以足不出户,就通过可视电话选购自行车。那时候还是把它当科幻文章读,没想到才过了几年它就已经成为寻常生活很自然的一部分了。
有时候我在想,等信息产业充分发展后,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有些事情单靠通讯的改善还是无法做到的,比如说改变某地区的气候、移民外星球等。信息传递的问题解决到一定程度,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就变成能量了:不能改变气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和大自然风力、水力抗衡;不能飞到外星球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为飞船进一步加速。所以我想下一个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一定是新能源产业。比常规能源多几个数量级的大概就只有核能了,等到人们掌握了常温核聚变技术,肯定会再一次给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的汽车,只要一颗电池就可以跑一辈子,就像现在的电子表一样。
核能进入家庭生活应该还早呢,不过很可能另一项能源将会迎来民用发展的小高潮,这就是风能。最近几年,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的北方地区非常兴盛。经常是一栋大楼的楼顶被密密麻麻的热水器都占满。但是,像上海这种阴雨天特别多的地方,太阳能利用率是非常低的;或者天气一直炎热的地区,热水用途不大。相比之下,风能发电在这些地区会更有前途。制约家庭使用风力发电机的最大问题大概就是风车的占地面积太大。以前风力发电机主要是水平轴的,就是看上去像螺旋桨风车那种,本来它的风叶转起来就要占很大面积,而它的转动方向又要根据风向来调整,占用了更大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它们只能被安装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区。不过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已经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上取得了突破。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形状有点像走马灯,它的最大好处是占地小。占地和太阳能热水器差不多的风电机就可以为普通家电提供能量了。等风电机的成本降低到和太阳能热水器差不多的时候,说不定家家楼顶上都会竖起一个风车了。